如是我见/塞尚:心象和人像\陈德锦

图:塞尚画作《画家儿子的塞尚肖像》。\作者供图
“塞尚和雷诺阿的心象像陈世界”今年春季于香港展出,不少画作取材大自然风景,和人一人向隅网透露出浓重的德锦春天气息。除了风景画,塞尚也有人物肖像,心象像陈其中就有塞尚绘画妻子和儿子的和人作品。曾进馆三次,德锦这些肖像画尤其使我感到有趣。塞尚
正当莫奈、心象像陈马奈、和人一人向隅网雷诺阿、德锦窦加等放眼生活和自然风光,塞尚逐步建立以视觉印象为终极的心象像陈印象画派时,塞尚却更用心探究物体的和人形态、色彩的拼合和对比,以至空间的深度,试图打造更强烈的视觉效果。艺术史通称塞尚开启了后印象主义先河。
这么定位,塞尚的人物形象也变得形式先行了。雷诺阿的《两个女孩》或《弹钢琴的女孩》,无不笑容满面,脸色红润如粉扑。再如窦加的芭蕾舞者,不管在练习、表演或休息,舞者的或立或跳,举手投足之间,离不开那充满动态现实场景。
反之,塞尚笔下的人物,却更像一件件静止的模型,仿佛是把活生生的人当作苹果、茶杯、屋子之类的静物来构图。马奈要求模特儿感情洋溢,画面才足以动人;塞尚却要求模特儿一动不动,不露半点感情。他说:“你要画身体,不是画灵魂;要是身体画得好,灵魂(如果人物本来就具有)就会照遍每个角落。”
认为他的名作《玩纸牌者》里那两个对坐的男人正在专注打牌,情绪紧张,也有敌对意味等等,其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解读。又如《暖房中的塞尚太太》,是众多塞尚太太奥坦丝的肖像之一,有人指作品表现了她大方优雅的仪态。然而脱离了各种色彩的和谐呈现,这些推断也未必站得住脚,仅是凭空而言,事实上她的脸孔并无太大的情感流露。
塞尚笔下的苹果,往往是随意摆放,浑厚无华,突出于周边环境之上。苹果因被赋予了色彩而有了生命和动感,它生生不息,在成熟中再次青涩,仿佛它自有一个世界,这世界可叫作“艺术”。
能进入这艺术世界,人生宇宙便向我们敞开,让我们有更广更深的领悟。苹果如是,人物也如是。看塞尚的人物画,不必着意其“肖”或“不肖”,也不必把他们纯粹当作球体、柱体或色块的组合,而应该相信:人物也是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,不过这有限的时空不应局限了画面的意义。相反地,有限时空与人类同在,色彩光暗浑然一体,这就是一个更广更深的世界。
我再三观看的一幅画作是《画家儿子的肖像》。九岁左右的儿子保罗坐在扶手椅上,脸孔稍微侧向,肩头与椅背连成画面对角,一半是墙身的明亮,一半是上衣和椅背的暗沉,这对比突出了保罗的脸孔和颈项。在这少年的半身像上,你也许看到了些什么:活泼?沉静?稚气?又或许看不出什么。观画的人难免会问:“这样画出保罗就足够吗?”
作为模特儿,保罗已经完成了他父亲的一次艺术实验,只此而已。重要的是:画中少年是许许多多少年的一个样式,他进入了“艺术”,从此成为画家永不磨灭的心象。
本文地址:http://shiyan.hyjuy.com/news/77a15799765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